要说世界上这么多名人大佬,甭管是福布斯,还是胡润,有这么一位大神级的“爷”,我居然没在前500看见他的名字,还真是有点惊讶。有时回想一下,自己看过的那些牛人大佬的传记也好,或是那些从创业到颠覆世界知名企业的辛路历程也罢,基本上都是美国的。也有少部分是一些日本企业及名人的传记书籍。而英国的,好像只有这一位是我知道的,就是:理查德·布兰森(爵士)。
他就对以后的企业办公模式,有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:30年后,当技术更加进步的时候,人们会回首过去并惊奇地想,怎么会有办公室这种东西。——理查德·布兰森
(相关资料图)
《重来2》这本书,对于现在而言,可谓是有着极其鲜明的前瞻性了。
对于那些有着考虑,或是需要了解如何可以有质有量的采用混合办公模式(远程办公模式),那这本书,还真是有不少值得借鉴的地方。
从自己理解的角度来看,这书的内容虽说连带结尾一共有八个部分,但我倒是认为可以按照企业,个人,优势,顾虑,画上一个四象限图来说明一下这本书的内容。(自己犯懒,图就不画了,直接写了)
企业角度的顾虑:
1.员工不在一起办公,哪来的激情四射,哪来的别出心裁,只有把人聚在一起头脑风暴,才会有沟通,有奇迹……(其实网络会议也可以,往往,有激情的,出奇迹的,就是那一两个人而已……)
2.要是不盯着员工,他们打游戏不干活,我怎么知道?(管理者的工作不是盯着员工工作,而是带领着团队用最有效的方式,去一起完成工作。)
3.办公室没人,那电话谁接?(谁说远程办公就没办公室了?你的行政人员,人事,财务,不要办公室吗?)
4.你看人家大企业,中移动,中石化,中国银行,都是天天打卡上班,朝九晚五,我们也应该这样;(谁说大企业用的就是对的,商业世界里,没有对错,只有适合自己的。)
5.要是能让一些员工可以居家远程办公,那其他员工嫉妒他们怎么办?这一碗水要端平啊;(水,不是用来端的。要是有员工整天净盯着别人怎样怎样,这不公平,那不如意,还是各种的负能量,你说,这样的员工你留着干嘛?)
6.对员工的控制权很重要,都回家干活了,我管谁去?(管理员工,不在办公室,不在眼前,是方式与方法,核心是你的领导力,不是权力。)
7.办公室可是投入了不少钱啊?(沉没成本,懂不?对于沉没成本你是在做加法?还是减法?这应该懂了吧?)
8.嗯,这不可能,我们的行业不适合远程办公模式;(你知道吗?现在连政府机关,国企巨头,保险金融等行业都开始采用远程办公的工作模式了,你比这些企业如何?)
9.团队矛盾不好解决;(工作之间的沟通是团队合作的基础,不论在办公室还是远程办公,谁在惹事?)
10.网络办公,沟通方式不同,原来见面,一个眼神就能解决问题,网络上,得写多少字啊;(这是员工的基本功,写作文笔很重要,也是你招聘员工时,一项可衡量的标准。)
11.缺少了朝九晚五的约束,要注意员工的工作疲劳度,可别累着你的优秀员工;(没事就想着工作的员工,你可要倍加关怀,有这样的员工,是福气。)
企业角度的优势:
1.不必再把现金投入到大城市那昂贵的房价上了,混合办公模式不需要几百上千平米的办公室,也许几十平米就够了;
2.对于有用的人才,不必只限制在某一个城市了,谁说找一名优秀的程序员,设计师,必须在这个城市?你可以在印度招聘IT大牛,也可以在日本招聘一名设计怪才;
3.省钱啊,远程办公模式省的现金可不少啊,你得自己偷偷算算;
4.为员工的工作时间规划出重叠时间,其他时间员工可自由支配,既可强化团队成员的沟通理解力,又可甄别员工的个人里团队能力。就像奈飞那样,我们只招聘成年人。
5.在有限的办公空间内多预留一些便于员工交流的地方,就像当年乔布斯把苹果总部设计成“环形”,是一个道理;
6.工作的成果,才是衡量团队能力的标准;
7.远程办公不是不见面,为每一次公司的聚会做好准备,会有惊喜;
个人角度的顾虑:
1.办公室的环境对工作影响巨大,可没有办公室有能怎样?等别人都下班吗?(安静的环境是的稀缺资源,但是,干嘛非要在办公室呢?)
2.家里环境不好,没地方办公怎么办?可不是每家人都能有个独立的“书房”;(咖啡厅,图书馆,共享办公,工位租赁……今天这,明天那,换换环境挺好的……)
3.宅在家,胖了,怎么办?(比如:每天走路一万步,这个自我的小目标,如何?)
个人角度的优势:
1.你不用再为每天上班,把自己的生命浪费在公交车或拥堵的路上了;
2.谁说只有在办公室才能做好工作,只要能有效的完成工作,你管我在哪;
3.确立自己的作息规律,我的时间我做主;
4.上午远程,下午办公室,谁说不可以,工作用电脑,回家ipad,我的生活我做主;
5.今天北京,明天南京,后天东京,谁说周游世界必须等退休,一边走,一边工作也可以;
怎么样?不论你是企业主,还是上班族,都有自己的生活,工作的模式,你喜欢那种呢?这书《重来2》看完了,推荐给“准备居家”办公的你,学一学,了解一下,没错的。